心測[憑直覺,選一個號碼] 在感情世界中,我有多敢衝
如果深夜你走在巷子裡,感覺有人在跟蹤你,你認為那是什麼
1.同樣回家的路人
2.可疑的變態狂
3.家人故意嚇你
- Jul 26 Sun 2009 22:41
在感情世界中,我有多敢衝
- Jul 26 Sun 2009 22:40
我逆轉勝的力量有多大
心測[憑直覺,選一個號碼] 我逆轉勝的力量有多大
如果你擁有動物溝通能力,你最想跟那種動物溝通
1.老虎
2.海豚
3.無尾熊
- Jul 26 Sun 2009 22:39
我最容易在那方面出盡洋相
心測[憑直覺,選一個號碼] 我最容易在那方面出盡洋相
如果你出門,看到門前有一個箱子,你認為箱子裡面裝什麼
1.別人亂丟棄的垃圾
2.有個小孩在裡面
3.有大把大把的鈔票在裡面
- Jul 26 Sun 2009 22:38
舌頭的斑紋 --- 地圖舌
寶寶舌頭上出現一些奇怪的斑紋,似天上的雲朵般,大小及形狀皆不同,有紅有白相互交雜著,並非病態。
此種現象不限於兒童,在大人亦會發生的。因其形狀頗不規則,好似舌頭上的不規則圖形、地圖般,所以又名“地圖舌“。
它是良性的且不痛不癢的斑紋塊,患者身體也不會感覺有任何的不適。在舌頭表面上有許多細小的纖毛(味蕾),正常時其排列整齊有如毛毯一樣平滑。當舌頭表面某一區因遭受不明的原因,此區的纖毛被破壞而消失了,就呈露出基底的紅色黏膜(圖形中央區),而在其四周的纖毛會增厚,圖形周圍相對的較高突,顏色較為淺白。
每一個病變區都會自然的痊癒,但同時在其他附近又有新的病變繼續在發生,如此週而復始,這就是圖形改變的原因了。
地圖舌的肇因不是很清楚,可能與精神心裡壓力、過敏、口腔內狀況等有關。因為不痛不癢,沒有任何的不適,所以父母不用擔心。整個過程約可達數月之久,不需要任何的治療亦會自然恢復的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7
兒童的成長曲線圖
嬰幼兒期是成長很重要的階段,由出生時體重的三公斤左右到滿壹歲時的十公斤,體型增大為原有的三倍,而最重要的腦部發育則將近完成了成人期的百分之七十。
營養不在多,貴在均衡與完整,不論是體型的增長,骨骼肌肉的成長,或是腦神經及智能的發育,幼兒階段其實是需要所有營養物質的互相搭配而缺一不可的。
由幼兒頭圍、體重、身高、胸圍來觀察及比較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,其實是最簡易的指標,衛生署所印發的寶寶健康手冊裡的生長曲線圖,便是一項可茲運用的很好工具,父母可藉以初步了解及掌握孩子的發育情形,孩子成長發育上如有異常可能代表一些身體異常的警訊。
如何看成長曲線圖:
1.曲線圖上:橫軸是月齡,縱軸是各項數值,如體重的公斤值、頭圍或身長的公分值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6
幼兒頭後枕部或頸部的小硬瘤?
在學齡前的兒童常會患感冒,而一般最常見的感冒即為口鼻腔、咽喉及耳朵附近的細菌或病毒的感染發炎,所以支配這區域的淋巴結就會較腫大;而此淋巴結除了散佈在深層肌肉內部,在頸部的表層也可以摸得到腫大的硬結。
在頸部及耳朵後部正常就有許多的小淋巴結存在著,左右對稱,以大人手指上下滑動著皆可觸摸得到,當幼兒感冒或咽喉發炎時,這些淋巴結會跟著腫大而較明顯,大多為可滑動且不痛不癢的,且大小尺寸小於一公分。
] 在入學後,約七、八歲以後,因上呼吸道的感染機率變少,所以自然都會逐漸消失不見。
同樣道理,在後枕部有時也可摸到一粒不痛癢且會滑動的小硬瘤,通常亦是左右對稱各有一粒,也是屬於淋巴腺結。
我們身體內外有許多的淋巴腺結存在著,在表淺部位的可以手觸摸得到,分佈於頸部、腋窩、膝窩及大腿與身體交接的內側(腹股溝),所以只要稍有腫大即可得知。位於深部的淋巴結分佈的更廣泛,如有腫脹或不良的病變是不易即早知道的,即使再有經驗的醫生也無法由外觀來判定病人內部的淋巴腺腫瘤,除非做特殊的醫療檢查。深淺兩部位的淋巴腺有管道會互相聯繫,故表淺的淋巴腫大可能表示有內部的嚴重病變存在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5
矯正口吃 --- 越早越好
口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會因表達不順暢、結巴而有嚴重的自卑感,長久之後產生消極心態,甚至影響其人際關係的發展與人生觀。口吃的矯正首重心理治療,要完全治癒口吃,需有長期奮戰的準備,首先要學會徹底的接納自己是個口吃者,與口吃和平共存,只要口吃情況能減輕有改善就值得欣喜,正常人也會有講話不流利的情況,因此無需嚴苛的自我要求。
建立人與人是平等、互重的觀念,無需因口吃而自我設限,壓抑或始終扮演退讓及委曲求全的角色。
口吃只是一種現象,並非罪惡。任何人皆有身為獨立個體的存在尊嚴,不因遭到別人歧視而抹殺自我的價值。
目前治療上普遍運用發音法,發音法的作用在藉發聲的輕柔和緩誘導下,先張口後出氣,使面部輕鬆,讓氣流順暢不受阻;且順著由低至高的發聲音律,能使舌頭靈活轉動,有助矯正口吃。若能熟練發音法,可適用於任何國籍語言的矯正,它們的原理乃共通的。此外肌肉的鬆弛訓練或心理上的正面自我暗示,皆是有效的輔助方式。
口吃的矯正在兒童期治癒率高,拖延至成年期,往往發展成頑固性口吃,不易治療。一般家長若發現幼童有口吃現象,應及早尋求特殊教育中心,或各大醫院的語言治療室接受治療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4
耳溫槍準確嗎?
一種形似檢耳鏡,號稱於數秒鐘內便能測得正確體溫的"耳溫槍",漸漸地在市面上流通。耳溫槍的種類及價格相當多,一般醫院所使用的常在數萬元左右,準確度較高,而民眾使用的可能價格只在數千元上下。對於這種新式測量體溫的儀器,使用時必須注意一些事項,才能經由它快速的測出準確的體溫。
- 使用耳溫槍時,需將它插入外耳道入口,探頭要對準著耳朵內的鼓膜,藉以感應到鼓膜釋放出的紅外線,儀器本身會再轉算成體溫而顯現於螢幕上。所以耳溫槍需要對準鼓膜,才能得到準確的溫度,否則對歪到耳道的皮膚時得出的溫度會偏低了。
- 人類的外耳道並不是呈直線狀,而是呈「〈」形。在使用耳溫槍時,需將耳廓往後上方拉,如此耳道較能呈直線形,耳溫槍也較容易對準向鼓膜測量。
- 新生兒之外耳道不似成人般橢圓,而呈一裂隙形,故對新生兒使用耳溫槍時,宜將其耳廓往後下方拉,如此較易測得正確的溫度。至二歲時,小兒外耳道已相當寬闊,其時使用耳溫槍測量溫度,也會更得心應手。
- 測耳溫槍前,外耳道內的異物或耳垢應盡量清除。微量耳垢,尚無大礙;若耳垢太多,甚至塞滿外耳道,當然會影響耳溫槍的測溫效果(會偏低)。
- 耳溫槍頭上的保護膠膜若沾到髒東西,也會影響道測量值。
- 如果幼兒在罹患急性中耳炎期間,欲測量其體溫時,因為病耳側異常疼痛,幼兒通常不喜做病耳的接觸,是故以測量健康側之耳朵為主。若幼兒二耳皆因耳疾而疼痛,只有捨棄耳溫槍,改用其他測溫方法。
- 有些耳溫槍在使用前要先調整溫度的測量模式,或以肛溫為準,或以口溫為準,測定值各有不同,故在使用以前忘了修正選定的模式,也可能造成些許的誤差。
- 任何儀器皆有可能有故障,如果對測量值存疑時,仍以直接量肛門溫度為最確切的核心體溫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4
灌洗鼻子
感冒時,鼻塞嚴重,鼻涕特多,顏色呈黃,是否需要灌洗鼻子?千萬不可!
1.幼兒的鼻腔狹小,灌洗鼻子只會增加鼻黏膜的傷害及刺激分泌鼻涕更多,如此會使病情更惡化。
2.灌洗鼻子會使局限於一處的發炎濃液散佈至鼻腔他處,引發更廣泛的炎症。
3.再則一般診所內的消毒設備並不完善,時常器械都是不論大人、小孩,數個病患共同用一個抽吸管,患者的細菌、病毒彼此傳來傳去,而抵抗力弱的幼兒就是最容易受害的。
由此可知,原本只是輕微的鼻塞或流鼻水,會因不當的"灌洗鼻子"而演變成惡性的鼻竇炎,甚至是腦膜炎,非常危險。
- Jul 26 Sun 2009 22:33
小寶寶應否戴手套?
最好不要!幼兒戴手套的壞處為:
- 限制手指的活動,有礙寶寶手指功能的自由發展
- 阻礙大腦的發育:肢體的活動是由大腦來控制的,尤其手指的活動對正在成長的大腦發育很重要。
- 溼熱不透氣的手套包裹著,易使寶寶幼嫩的手掌及指間藏污納垢。
- 阻礙智能發展:近年來有醫學研究顯示:加強對嬰幼兒的按摩有助益其心智發展,直接手臉的接觸可使臉頰及手指同時有感應及接受到按摩,這要比隔了一層手套的效果好。
建議:
- 時常幫寶寶活動手指及伸展手掌。
- 多按摩身體各處,以促進寶寶的神經智能發展。
- 為避免寶寶的手指甲抓傷自己的頭臉,父母們應要定時修剪寶寶過長的指甲。
- Jul 02 Thu 2009 11:51
小淘氣-快樂天使.使用心得
- Jul 02 Thu 2009 11:03
妙而舒-彈力棉棉.使用心得
- Jul 02 Thu 2009 10:52
尿布分析前言